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制作坩埚。
坩埚是人类明社会最常使用的熔化和精炼金属液体以及固体加热、反应的容器。
中学化学早就教过,暖暖庆幸还没有来得及还给老师,感恩~~
坩埚的制作材料暖暖可是一头雾水,但是她清楚一点,必须要十分耐火烧,现在手头还有什么比黏土更耐烧的吗?
暖暖在雷川两位长辈的热切注视下,捧过一堆黏土,开始和水塑形。
黏土比普通的土可塑性要强许多,而且最关键的是,它十分耐火烧且不容易开裂。
山谷里,别的不多,就黏土最多,可以说遍地都是,高温熔炉就是黏土建造而成的。
暖暖手工捏了一个厚度适中约二十公分深的的黏土罐子,随即打开小的高温熔炉炉栅条上的土盖子,将黏土罐子小心地放置在炉栅条的正中间,
周围是已经烧的通红的木炭,灼热的火焰袭的她一阵受不了,
一阵风吹进山洞,火焰顿时蹿高,吓得她赶忙退开,随即笑了起来。
将熔炉设置在大山洞口有三个原因,
第一,抵挡可能来临的雨雪天气;
第二,通风效果很好,通风口正对着外面,出风口也顺畅不会让山洞窜烟;
第三,就地取材方便,避免长距离矿石运输。
没过多久,黏土罐子就被烧的十分通红,看样子是时候了。
暖暖将所有的碎铁小心地全部投入到简易原始坩埚中,再围绕坩埚周围添置一些新的木炭进去,最后盖上土盖子,开始慢慢烧铁水。
这种熔炉的最大好处就在于不需要手工鼓风,这十分的省力,只需要看着火,定时清理入风口处、炉栅条下处烧的掉落下来的碳渣,防止进风口堵住即可。
等待金属熔化的过程,暖暖继续干着同样十分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做模具!
手柄用木棒,可以先不考虑,暖暖首先用木头削成一个十字镐的模型;
十字镐是两端一头尖锐一头扁平,成一个微微弯曲的弧形。
中间镂空形成一个圆柱形供木棒套进固定,削模型的时候,暖暖特意把控连接处的厚度,防止成型后断裂。
精神高度集中,成品自然不逊,模型成品看着十分精致锋利。接下来是铁锤的模型,这个要容易的多,只要把握中间镂空部分的连接处就行了。
建造一个深木槽,将里面铺满泥土,将模具放在上面往下按压,直到刚好埋没;
然后将周围的泥土小心仔细的夯实、压紧,再将模具小心翼翼地取出,不让泥土松动,
凹陷的地方用宽树叶小心地垫在上面,再覆盖上厚实的泥土,保证模具内部的中空;
最后,将模具用平整的石块压实,
想了想,暖暖又随手削了一个木凿子,可以配合铁锤使用,将木凿子小心插了进去再拔出来。
手柄暖暖选择的是两根熟木棒,非常的结实,在削木质模型的时候,暖暖就将木柄同时削好,一切准备就绪。
看到这里,雷和川还是两脸懵逼,根本不知道暖暖打算做什么,也不敢出声打扰,只能继续往下看。
第五次清理出碳渣后,打开土盖子,暖暖看到碎铁终于熔化了!
怀着激动的心,暖暖拿着早就准备好的硬竹条,万分小心的将黏土坩埚稳稳夹住,再缓慢的从通红的木炭中夹出,放到地面上;
再次稳稳夹起,缓缓移动到旁边的深木槽模具处,再放下;
暖暖十分谨慎,这玩意儿温度超过一千五百度,如果不小心碰到了连骨头都保不住。
再次稳稳地夹起,放缓呼吸,将坩埚缓缓的倾斜,银褐色的铁水如丝丝涓流,所淌之处水汽弥漫四溅,不停的发出滋滋滋的声音,
铁水有少量溢出小口外,不过绝大部分都通过小口进入到了里面,再浇铸完凿子的小口之后,铁水刚好用完。
等待了一段时间,铁水已经渐冷变硬。
暖暖用竹片扒拉着槽内的泥土,凿子非常好,笔直笔直的,
底部整体是扁平锋利的,顶部因为铁水的溢出刚好凝成一个不规则但不小的击打面,可以供锤子肆意敲打,而不用担心伤手!
锤子也十分好,十分有质量;
最让人期待的还是十字镐,暖暖往下扒拉,终于掘到了镐体;
扒出泥土,暖暖眼睛一亮,真的不错!
不过毕竟毛坯很多,还需要再加工。
暖暖满脸笑意地将浇铸的成品夹住放在一旁的冷水里,顿时水面滋滋作响,真的不是一般的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