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小说网

第78章 名寺佛渡有钱人

后面陆续还有一些流民到达了十里铺。不过他们还没进镇子就被设卡的民团团丁给拦住了。团丁们登记好这些流民的籍贯后,就按照李壮指示,要求他们签订长工契约,前半年没有工钱,只供应食宿,不愿意的就给点干粮然后被赶走,愿意干的就送去了大王山新村。

李壮给大王山流民居住点取了新村这个名字,就是希望这些人到了这里就是一个新的开始。至于说后来的人半年没有工钱那是正常的,你又没开垦土地,也没修建房屋,享受现成的肯定要有点代价才行啊,要不然对人家前面做了那么多事的长工不是不公平吗?

因为新村都是长工,需要长期给他们分配工作任务,因此李壮让朱小河仿照保甲模式把新村全体人员分了四个小队,每个小队都是三十来户人家。又任命了新村的村正和四个小队的队正协助朱小河安排每天的工作。李壮让朱小河他们仿照自家工坊对新村居民进行工作考核。任务完成得好,工钱就多,还有机会进入工坊或者马帮。任务完成不好,减少工钱。多次发现不认真干事,就进行处罚,严重的就逐出十里铺,犯罪的那就不用说了。

不过按照现在情况来看,新村青壮年那些人还没有人不认真干活的。这里的生活比起他们原来的生活都算是神仙日子了,还不要说跟当流民那时候比,谁愿意放着好日子不过呢?

安置流民对于李壮来说只是一件不大的事,他安排下去,提出要求基本上就不会管执行过程了,反正每过一段时间看看成效就行了。其实李壮对其他村子,还有他的其他产业现在也都是这个态度。他只负责给管事的人提出要求,满足管事人需要的条件,执行过程他基本上就不管了,顶多没事到你那里逛逛,和工人、佃户、长工、老人、学生聊聊天。看起来他好像每天都挺忙的,其实他自己觉得好像每天都没事干一样。不过这也算李壮运气好,不光有两个能代替他做事的婆娘,还有一大群能帮他处理具体事务的掌柜、管事、秘。

和他同样悠闲还有古老板、周老板他们那群人。春耕过后不久这群人又和李壮聚在了青云客栈的包厢喝茶打牌。这次他们给李壮带来了皇帝驾崩的一些小道消息。

皇帝驾崩的消息李壮当然知道了,提督衙门已经下发了讣告,十里铺民团还祭奠了七百两香油钱。他不光知道皇帝驾崩,他还知道新皇继位了,新皇继位李壮又掏了一千两贺仪。至于上表什么的李壮没有上,他这个级别上不上也没什么关系。

古老板他们今天过来说的消息是先皇才十九岁,听说是得天花驾崩的。因为皇帝无子,太皇太后就在宗族选了一个五岁的王子继承了皇帝位。现在都在传太上先皇只活了三十一岁,先皇是太上先皇独子,也只活了十九岁就驾崩了,是不是说这朝廷气数有问题了。

由于都是知根知底的老朋友,这几个人关起门来说什么话也是无所顾忌。古老板就说,最近这几代皇帝都是年纪轻轻就夭亡,估计是血统出了问题。他说,这能做皇帝的皇子都是他们满人皇后、嫔妃所生。而这两百年了,满人统共就那么些人,最后皇上与满人皇后、妃嫔都是亲上加亲,不知道是不是这上面出了问题。

周老板又说,太上先皇据说是太平军起事那时被惊吓而死的,又说是现在的太皇太后不满没被立后给害死的。还说什么有人在传先皇也不一定是太上先皇的子嗣,先皇也是被太皇太后弄死的。说是先皇成年了,想要亲政,太皇太后不愿意放权,就给弄死了。现在之所以找个几岁的宗族娃娃继位,也是太皇太后为了继续把持朝政。太皇太后就是想要成为武曌!至于有人说先皇是什么得天花死的,古老板几个就是不信。老百姓又不是没得过天花,好像也没死几个人吧。而且皇宫里面那么多御医,怎么就应付不了天花呢?

对于这些空穴来风的消息李壮也不想做评论,他只是心疼每年被官衙、军衙借着太后、皇帝名义要去的各种捐银。他安置那七八百流民总共就花了几百两银子买建房材料和粮食,那这么多年他捐的起码五万两各种杂项捐银该能安置多少流民?十里铺这些商号的捐银呢?全国这么多商号的捐银呢?至于最后一场水灾就出现这么多流民吗?十里铺这个小地方都来了这么多,那其他地方呢?全国这么多年收了那么多捐银,衙门稍微漏一点帮助灾民是不是就不会有那么多流民了呢?

田老板说他们盐场每年捐银至少五千两,古老板、周老板表示他们也差不多。李壮虽然比他们多得多,但他也只是说了和他们差不多。他们几个老板就说了,人家就是来做主子的,谁让崇祯丢了江山呢?谁让太平军打不赢呢?

这些玄龙门阵还真有意思,不过李壮却在想,太平军如果真打赢了说不定这些盐场老板更后悔。繁华的南京城都被神棍们搞成了鬼城。他们难道不知道江淮工商业被太平军祸害成什么样子了吗?你敢让有上千王娘的天王、几百王娘的东王来当皇帝?他们造反还没成功就是那样,造反成功了那还得了?

李壮很喜欢和古老板他们几个老朋友聊天,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能知道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消息。这几个人钱都不缺,也没什么架子,聊开了就跟他年轻时跟王三友、朱小山吹壳子是一个味道。不过现在他和王三友、朱小山、朱小江他们再怎么亲密也不可能找到年轻时那种感觉了。毕竟李壮现在是东家,他们现在是李壮商号的管事。李壮现在真正能无所顾忌的摆龙门阵的还真只有古老板这群人。

其实这几天李壮还有一件事情在考虑如何应对。这个事说大不大,但说小也不小。这事情就是分县衙门那边知道李壮把民团和流民安置到大王山后,对于大王山那片土地的所有权向李壮提出了权属问题。这个事情确实是个问题,也算是李壮的疏忽。当初剿匪完了,他给防守大营主管的那个骁骑将军上了供就没管分县衙门这边了。想来现在是分县衙门得知李壮已经把大王山经营得有了气象了,这才向李壮提出了所谓权属问题。这摆明了就是要在李壮舍不得放弃时再分一杯羹,让李壮不得不出点血。

关于大王山,甚至青云山和老松林都存在权属不清的问题。闹土匪那时,邻县与富安县、十里铺分县都不承认是自己的辖区,还让人新绘制了辖区舆图,这下没有匪患了,看到有肉吃了,分县这边这不就跳出来了。至于说李壮占了土地该不该有费用,那当然是该有。但是大王山李壮两次用地,第一次是剿匪后驻扎民团,防止匪患再生,这时富安县衙和江阳府防守大营军衙都认可了的,还给了嘉奖;第二次是安置流民,也是得到了包括分县衙门在内的衙门的认可,这也是为衙门减少了麻烦。当时李壮帮他们处理麻烦时他们不说,现在麻烦处理好了,看到有一丁点收益了,分县衙门就要来割肉了。

但是李壮也确实没什么办法,就只好安排朱小河按照市价去分县衙门购买了大王山新村和田地那两千亩。至于李壮心里的不平衡,就只有靠他自己慢慢去消化吧。

李壮现在就想着今年依然能多收高粱,让自家酒坊能多产出各款牛屎粑酒来安慰自己。自从灵芝酒、人参葡萄酒、雄风酒、霸王酒、轩辕酒这五款新酒投入市场后,现在已经迅速在江阳府周边府县掀起了购买热潮。立竿见影的效果使众多富人趋之若鹜,口碑迅速提升到和虎骨酒、党参酒、鹿茸酒、当归酒、虎鞭酒、鹿鞭酒不相上下。

现在但凡有外地客商进入十里铺,十里铺老板设酒宴招待必有牛屎粑酒。如果哪家酒楼没有牛屎粑酒,那可能这单生意就做不成了,请客的东家只能把宴席改到青云客栈旗下的酒楼去。青云客栈以及旗下那些特色酒楼是永远不会缺牛屎粑酒的。

这一天,一个省城的客商来到十里铺拜访李壮。李壮第一天先是陪着他到十里铺一些有些历史的井灶、街巷逛了逛,晚上又陪着他喝了一顿牛屎粑酒,第二天这个客商提出要去附近的寺庙去逛逛,李壮就把他带去了青云寺。

这个客商是省城有名的大商号荣华堂的东家,姓曹,今年五十岁左右。荣华堂是最近几年李壮友堂火边子肉干工坊、榨油坊、酿造坊的最大卖主。荣华堂的生意遍布省城、重庆府,甚至京城都有分号。合作了这么多年,曹老板第一次来十里铺,李壮必须要好好招待。

曹老板是一个喜欢游山玩水、寻道找佛的雅人,据说是他到一处就要去这一处着名的历史遗迹、有名的佛寺道观、优美的山川河流去看看,兴致来了还会做做诗。

十里铺最有名的佛家寺庙就是青云寺。在镇城的法藏寺、万佛寺、天湖寺和小观寺等一众寺庙都没办法和青云寺比。青云寺据说是建立在南北朝时期,是当时一位得道高僧为了躲避北周武帝灭佛,从长安千里跋涉来到了青云山建立的。当时这位高僧大德一看青云山云雾缭绕,左右各护卫一片大山,颇有佛国气象,就在山顶结庐收徒。此后信徒越来越多,逐渐就修庙造像建成了寺庙。这位得道高僧于是自号青云大和尚,寺庙也就叫了青云寺。而当时夹在大王山和老松林中间这座山也没有名字,有了青云寺,慢慢人们就给它起名叫青云山。

青云寺真正扬名是在青云大和尚刚刚圆寂后不久。那一年中元节前,青云山下一个小村子的一个农民准备挑一担野菜去镇子上卖。此时正是一年中青黄不接的时候,许多人家里都没有粮食。这一担菜是这个农民全家好不容易才在山里采到的。挑去卖了是要给家里老人孩子换点续命的粮食回来。但这个农民多日饥饿,腹中无食,经过青云寺下山路时眼前一黑,昏倒在地。

等这个农民醒来时,他就看到一个身穿百纳袈裟,一脸慈祥的老和尚正在微笑看着他。老和尚看他醒了,就问他是不是要去卖野菜换粮食。得到肯定答复后,老和尚就让这个农民把野菜挑进青云寺五观堂,哪里会有执事僧用粮食和他换野菜。农民看老和尚不像是骗他之人,就听从了老和尚建议,把野菜挑进了青云寺。

说来也怪,几百步的台阶农民一点也不感觉疲累,很轻松的就把野菜挑上山送到了青云寺五观堂。到五观堂农民一说一个老和尚让他送菜进来换粮食,这个老和尚相貌穿着如何,五观堂执事僧立刻大为震惊。因为根据这个农民的描述,那个在山下让他送菜上山的老和尚就是刚刚圆寂的方丈青云大和尚。

青云大和尚慈悲为怀,帮助苦难农民的故事一经传开,青云寺立即在周边引起轰动,一时间青云寺信众聚集,香客如云。

青云寺从山门到庙门共有十八组台阶,每组台阶二十步。十八组台阶象征十八层地狱,三百六十步象征一年每日都要修行。李壮和曹老板踏足台阶上,仿佛真的置身十八层地狱,尤其走到后面都是气喘吁吁。李壮其实还好,毕竟年轻,又长期锻炼,曹老板就不得不慢慢爬,顺便在每组台阶平台都驻足观看十八层地狱的栏杆浮雕。

其实青云山上还是有不少田地的,不过多是旱地,这是庙里的寺产,租给了当地农户耕种。李壮虽然从小在附近长大,但他只来过青云寺一次,就是还在私塾念时交了钱给王先生到青云寺吃腊八粥那次。后面就再也没来过,估计是少年时到访青云寺要交钱留下了阴影。

少年时王先生带他们到青云寺就是因为它香火鼎盛,信众众多,寺内还有许多名人碑帖诗等等。但今天李壮和曹老板一行人从山门到入寺就没有看见几个人。在庙门处,一个年轻和尚接待了他们一行人。这个年轻和尚能说会道,从寺门处的韦陀菩萨,四大金刚一路讲到大雄宝殿里的释迦摩尼。既然来了寺庙,当然要给佛祖上柱香。可是李壮很奇怪,一路从山门到庙门都没有看到卖香的。他记得小时候来那次,从山门外路两旁到台阶两旁一直到寺门前,一路都是卖香的小贩啊。现在既然自己这帮人没带香进寺,就只能在寺庙里面请了。

大雄宝殿进门左侧的十八罗汉塑像下有一排桌子,桌子上有一堆堆的各种信香。接待他们的年轻和尚看到他们看向那排桌子,就一抬手说了句:“施主们,这边请。”

和尚先让他们自己去看香,同时也在一旁认真打量起了李壮一行人。李壮这群人一看穿着气势就不是小门小户人家,尤其领头那两个。听口音那个年轻点的是本地人,那个年纪大些的是外地人。应该是本地富户带着外地亲友来青云寺游览。这样的人最好说动请高价佛香。

于是,年轻和尚凑到曹老板和李壮跟前介绍起来:“施主请看,这束乃是三宝香,三宝乃是佛、法、僧。之可保邪瘴不侵。此香为上等檀木制作,其味芬芳,香气可长绕佛祖身前。”李壮一看年轻和尚介绍的就是他们平时祭拜祖先用的普通信香。

和尚又指向另一束更粗更长一些的香介绍到:“这是富贵香,施主若是经营生意,可请此香。此香乃龙脑香制成,之可助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若施主走官途,之或可官运亨通,位极人臣!”

一旁的曹老板看这和尚介绍得挺有意思,就指向最粗最大那三只香问:“这三只又有什么说法?”

年轻和尚眼睛一亮,立马更加热情介绍到:“施主真是好眼光,想来施主必是福泽绵长之人!此香为本寺镇寺之宝香,名曰三圣宝香,乃是上等沉香木制成,之可保百病不侵、子女昌盛、官财两通、福寿绵长!”

李壮随即问道:“师傅所说这几款高香如何请法呢?”

年轻和尚随即说:“三宝香施主只需随喜功德一百两,富贵香五百两,三圣宝香施主需要往功德箱投一万两。施主若选三圣宝香,敝寺还将把施主大名刻上功德碑,令施主长沐佛祖圣光。”

曹老板看来是个促狭人,他又指着桌子最边上一端那几束最细最小的信香问:“请这个呢?”

年轻和尚没想到会有这样的转折,脸上平和的笑容立马僵住了,顿了好一会儿才说:“这个只需随喜功德一两。”

李壮心想,怪不得现在看不到几个人来青云寺,这种比刷把签粗不了多少的线香也要一两银子一束,没点家底的善男信女谁请得起?十里铺普通百姓有几家一个月开支能超过一两?

李壮为免尴尬,只好投了一百两银票进随喜功德箱,请了一束所谓的三宝香。看那年轻和尚目光灼灼的盯着自己投银票,李壮心中一阵不由得生出一阵厌恶。他把香交给曹老板他们,自己也没心情去拜佛祖了,就转身出了大雄宝殿,在殿外等他们上完香。

李壮反正心中想的是自己应该不会再来青云寺了。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女子身份暴露吧" 锦衣春秋" 史鉴明古" 第四警事处" 科研小辣媳,宠得糙汉老公扛不了" 有个妹妹叫貂蝉" 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