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牛鼻子道士们虽然不大配合,也只是小插曲。
懿州附近游牧还生活蒙古土默特、乃蛮等小部落牧民。辽王虽然没有上门做工作,他们却主动前来投靠。
对于这些牧户,朱植都一一亲自接见,每户赏赐小铁锅一个,盐茶各五斤,并让朱大能在靠近山区的地方划定牧区,确保每户至少有三千亩以上牧场,严禁汉民越界耕种。
这些牧民本是受蒙古黄金家族大部落和明朝边军双重欺负的老弱病残之辈,在山中苟延残喘数年,实在活不下去了。现在听僧侣们说,山下的明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他们这才冒险前来投靠。
谁不想喝上细河甘甜的河水?
不成想这眼前的王爷如同活佛转世,一下子给了他们生的希望。大家自然是欢欣鼓舞,有的还主动跑去更远的地方呼唤族人们过来。
到了晚上,细河旁边的大明军营边竟然有了蒙古人载歌载舞。热情的蒙古人推选一名长者给朱植送上了哈达,两匹好马和两名蒙古小姑娘。
朱植是知道蒙古人的热情的,愉快地接收了哈达和马匹,但是不好意思收下那两名小姑娘。
可是不收下,那长者就死活跪着不起来。
朱植只好答应将二人先带到广宁城给婉君她们作伴,顺便读读吧!等长大了,悉听自便吧。
在懿州期间,朱植专门观看了朱大能的车兵演练,发现车兵组建防御阵地时,中间总要有人看守骡子,感到这骡子不能投入作战真是有点浪费。
这时,他又想到唐朝历史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淮西藩镇曾经利用骡子军对抗中央军三年之久。
于是他就问大能:“你这车兵防守倒是可以。如果敌方骑兵逃跑,你怎么办?”
大能表示:“只能干着急呗。”
朱植就笑他说:“骑着骡子找骡子,你比骡子还笨。”
朱大能一下子就豁然开朗,开始训练士兵骑骡子起来。
骡子在平时主要作为畜力使用,万一用于作战,跑起来速度还算可以,只不过胆子小,容易炸营。
为了帮助骡子克服这些毛病,朱大能后面每次射击训练,都把骡子拴在一边,一开始就让这骡子适应枪林弹雨,把胆子练大,一不小心也给辽王探索出一条建设土骑兵的野路子。
还真是应了那句话,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穷日子有穷的过法,只要统筹好了,也不会太拮据。
三月十七日,朱植突然接到朱大能的报告,说在挖煤过程中发现一个巨大的埋尸坑。
他和大能到前一看,发现这些尸体已经仅存骸骨,有上千具之多,头部多有头巾裹着,一看就是当年红巾军的骸骨。
于是,他派人到附近的千秋寺和玄真宫请一些和尚和道士来,做个隆重的水陆道场,超渡亡灵。
他又组织官兵对这些讨元英雄进行了隆重的入葬仪式,对官兵进行了一场随机爱国主义教育:
“各位汉家儿郎,想当年,这些红巾英雄是何等气势,竟以两条泥腿子干趴下四条腿的蒙古铁骑。倘若前宋有其一半的血性,也不至于国破家亡,生灵涂炭。”
“没有血性的民族是悲哀的。今后,只要你们像这些红巾军将士一样,舍身取义,勇赴国难,本王都像敬重这些英雄一样敬重你们,为你们立一座丰碑,供后人瞻仰。”
“如果你们贪生怕死,哪怕当了大官,甚至像赵构一样当了皇帝,也只是个懦夫,只配跪在岳飞像前……”
他还亲自为这些亡灵撰写了碑:抗元红巾英雄永垂不朽!
后来辽王真是说到做到,专门为那些在征战中英勇牺牲的辽东将士们在广宁、沈阳和金州等城都建了一系列烈士陵园。
至于宋高宗赵构,真的被他让人塑了个跪像,立在武庙的岳飞面前。皇帝就是好人吗?该跪还得跪!
三月十八日,朱植带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懿州。但是,收获同样也是沉甸甸的。
这次到懿州,招募了大批流民和僧侣回归生产,加速了懿州恢复重建的速度。
他更加坚定了将懿州建设成为辽东粮仓和钱袋子的信心,不仅要朱大能和徐德开垦一万亩水稻,还要种植五万亩菜籽、三千亩胡萝卜。
辽东建设太缺钱了,而且现在花的都是自己的钱!
有意思的是,在他离开懿州后,玄真宫掌教广宁子听说了他的一些故事,若有所感,对手下几名弟子说道:“这少年辽王说得好啊。乱世菩萨不问事,老君背剑救沧桑。辽东战乱已久,我等却隐居深山,有负老君教诲。大明辽王虽然年幼,却有一股浩然正气,心怀天下。你们也都响应他的号召,下山还俗去吧。”
辽王的激将计最终还是起了作用,前后有近千道士陆陆续续下山,加入了辽东的建设大军。
只是辽王后来才知道,这广宁道长其实就是那个活了一百来岁的猛将张定边。这家伙曾经和自己的便宜老爹是生死对着,最初不愿意理睬自己也是历史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