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小说网

第53章 赝品 (第1/2页)

回到家里,父母都已经回家了,叶丛回到屋里拿了笔筒,顺便说了一声不回来吃饭了,就急匆匆地又跑了出去。

孙淑敏想拉住问问干什么这么慌张,却没拉住。

叶红军笑道:“孩子已经不小子,你都准备给他说媳妇了,还这么紧张干什么?”

孙淑敏白了他一眼,道:“再大也是我儿子,这么晚还出去,我问一下还有错啊。”

叶丛军安慰她道:“没事的,儿子心里有数,肯定不会干坏事的。”

孙淑敏想想也是,于是就放下心来。

叶丛拎着笔筒跑回宾馆,和门卫打了个招呼,就直接冲了进去。

在很多国人身上存在着一种劣根性,那就是遇强则弱、遇弱则强,实际上这种强弱对比往往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错觉,这种错觉在很多时候构成了社会交往中的标签记号。

比如这些门卫,守在宾馆门口,总以为自己也是上流社会的一员,已经有了对普通人表现出一些趾高气扬的资格了,于是常常是强硬无比。但当他发现自己强硬对待的对象已经是上流社会的一员的时候,他又会突然想起来,自己原来只是处于似而非似之间啊,于是又一下子变得卑躬屈膝起来。

这段时间,由于叶丛经常到这里来,门卫对他已经很熟悉了,对这个貌似下流却仿佛比他更接近上流社会的小孩子,再也不敢小视,点点头就放行了。

叶丛气喘嘘嘘地跑了进去,陈家华正在屋里焦急地转着圈,看到他进来,也顾不上客气,一把抢过叶丛手里的东西,放到桌子上和原来的笔筒并排摆到一起,仔细对照起来。

看了半晌,他猛地抬头,骂道:“丢你老母,这次真走眼了。”

叶丛怕他看错了,追问道:“真看仔细了?”

陈家华指着那两个笔筒道:“你看这两个东西,画面虽然不同,但釉色、笔法、器形则是完全一样的,就是底面的仿款也一样,你说我怎么这么笨呢。”

叶丛接过陈家华手里的放大镜也仔细看了起来。的确,这两件东西除了花色不一样之外,外型上基本上算是极相似。只不过叶丛的那个釉面要亮一些,底面摸起来要粗糙一起,因此显得较新,而陈家华的那个,釉面略显昏暗,底面光滑,上下沿还多了几处沁色。

两下一对照,叶丛猛然想起,怪不得觉的不对,原来自己前世还真见过似类的仿品,并且还见识过其做旧的过程。

说不说呢?叶丛犹豫了一下。陈家华还懊恼不已,叫道:“怎么会仿得这样真呢?”

叶丛一愣,问道:“你平时没见过类似的仿品吗?”

“平时哪里见过啊,那些早年间的红卫兵小将,还有乡下的农民,手里的真货成堆,收都收不完,谁会费力做仿品来卖。”陈家华摇头道:“这要是被人发现了,以后谁还会收他们的东西啊?”

想到现在的时间,叶丛顿时明白了。现在才是八十年代中期,只有南方个别城市才有古玩市场,并且也是才刚放开。

经过了十年浩劫,大量的收藏品流落民间,无知的人极多,而识货的人却极少,这就造成古玩界的买方独大局面,收购者能够很容易收到大量的真品,又能很快的转手卖出。有造假的时间,还不如到乡下收几件真货省事,所以一般人还真不会费时费力的研究仿造技术。

叶丛想了想,问道:“我倒知道一些仿造技术,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看。”

前世,为更好的执行任务,有时候会需要一些奇怪的东西,以供外勤人员使用,于是组织里网罗了许多各式各样的歪才,其中就有造假的高手。叶丛没事的时候,喜欢到技术部去参观,顺便收集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艺,所以也曾见过那些高手造假,技术上没有难度,只是费些时间。

陈家华属于那种凭本事吃饭的老派人物,叶丛相信他应该不会在这方面动歪脑筋。于是决定让他开开眼,也好让他多一些见识,以后不会随便上当。

叶丛说得轻描淡写,可陈家华却不禁大吃一惊,愣了一会,才结结巴巴地问道:“你……你怎么会这个?”

他看了一眼桌子上并排摆着的两个笔筒,狐疑道:“这不会就出自你的手里吧?”

叶丛被他气笑了:“我有那个闲功夫还不如多做几道题,将来考个好大学,不比研究这个更有前途?”

陈家华这才醒悟过来,抚着额头叹息道:“不提我还想不到,你还是个学生。这让我说什么好呢,真是妖孽啊。”

“靠,怎么说话呢?你还想不想看了?”

“看!看!不看白不看。”

造假很费时间,今天是没空了,所以定到了星期天再弄给他看。但这几天陈家华也闲不着,叶丛拉了一个单子,让他照方抓药,先把材料准备好。

陈家华拿着薄薄地一张纸,疑惑地问道:“就这么点东西?”

叶丛点了点头道:“你以为会有多复杂啊,剩下的就是水磨功夫了,这玩艺太费时间,完事了,你得好好犒劳犒劳我。”

“撒撒随了。”陈家华回答的挺痛快。

天很晚了,两人这才想起晚饭没还解决,陈家华要请叶丛吃饭。

叶丛想了想,问他:“锅贴和馇子吃过没有?”

陈家华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锅贴知道,就是烙饺子,可馇子却没听说过,那是什么?”

叶丛拍了拍胸脯:“你别管,跟我走就是了。”

正像陈家华说的那样,锅贴是用锅煎出来的大饺子,北方很多地方都有。但这馇子却是当地的特产。馇子起源于满族的风味小吃“酸汤子”,却又有所区别。与纯手工制作的酸汤子相比,馇子却是经过了现代工业改良后的产品,就是玉米面发酵后用机器压出来的圆面条,酸酸软软的,可以汤煮也可以炒食,既滑腻又爽口。

北通县大桥以东有一家锅贴店,锅贴和馇子做的都极为地道,这家店一直经营了二十多年,是他重生之前经常去的地方。

物是人已非,虽然叶丛是倒着轮回的,但那家小店的经营者却并不是前世所熟悉的人。

人饿了,感觉都迟钝起来。叶丛已经饿坏了,即使到了熟识的地方,却也无法生出一丝感慨。进门就先叫了两笼锅贴和一汤一炒两份馇子,又叫了一盆酸菜白肉,两个人稀哩糊噜地吃了起来,不一会就出了一头大汗。

吃饱喝足,陈家华摸着肚子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饮食习惯也是这样。到北方还真得吃这样的东西才够味。外面天寒地冻的,这热热呼呼的一吃,马上就暖和起来了。”

叶丛笑道:“就是这个理。北方因为天气冷,地广人稀,讲究的是一个大油大盐,大锅炖煮,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最后养出了一帮大老爷们。”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女皇穿成林妹妹的那些事" 偏执大佬的白月光又爆马甲了" 提剑守护我方神医!" 闪婚后,我一胎三宝乐疯豪门婆家" 开局天师剑被偷,贫道反手雷法" 回档之1995" 假千金她不服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