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小说网

第77章 盐场收益可忽略

因为种植面积的大幅度增加,今年的秋收李壮收获的高粱、大豆、胡豆产量都达到了新高。按照酒坊、榨油坊、酿造坊现有的产出量,这几个工坊整年的主要原材料应该都不需要外购了。

李壮得知这个消息很是高兴,这几年他不断扩大种植面积终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高兴劲儿还没过,王三友给拿过来的今年盐场所需缴费单据立马又让李壮好心情变坏了。前几个月,马帮队带回来云南那些分号增加了团费这一项缴纳项目,没想到十里铺盐场这边居然也多出了团费项目,而且还指明就是滇省团费。

这样的杂税让李壮很是愤慨,他相信十里铺很多在云南有分店的商号也会和他一样不服。且不说你这团费合不合理,但双重征收就不对吧!这一项费用倒是不多,但这额外多出来的,还双重收费,谁也不会交得心甘情愿吧。

这还不止,王三友手里的单子可不止滇省团费,还有局费、办公经费、改代公费、预捐、勇饷、防边经费、护本、加摊护本、引底、炮船经费、施济、康济、签验、生息等,林林总总需要加增十五种盐税。看到这些加征税种,李壮有种立马关停盐场的冲动。

团费、勇饷、防边经费、炮船经费不就是军衙要求增加的吗,搞得这么这么多项,列得清清楚楚,可是十里铺民团从来没有收到过这类饷银,那银子去哪里了呢?各地民团都是跟十里铺民团一个性质一种模式建立起来的,李壮可以想见,绝大多数民团是拿不到这笔以他们名义收的款项的。

局费、办公经费、改代公费收得更是莫名其妙,如果这些还要单独收,那正税用到哪里去了?护本、加摊护本就更扯淡了,官垣把盐收走相当于买走了,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耗还要盐商承担,那官垣卖出去的利润是不是也该给商号分分呢?其他什么引底、施济、康济、签验、生息这些项目更是难为衙门的老爷们了,他们也算是绞尽了脑汁才会想出这些条目来。还有预捐这种款项都出来了,那我盐场明年不干了,预捐的款项能不能退呢?

看到这些大量凭空多出来的盐税,李壮真想干脆砍掉盐场这块产业算了。可以预见,盐场接下来肯定还会不断增加税目,麻烦将永无止境。可是,李壮和王三友仔细探讨以后还是决定就这样吧,除掉这些税费,盐场多少还是有点利润的。而且真正砍掉盐场,那跟随商号这么多年的那些盐工又怎么安排呢?

接下来一段时间,很多盐场东家都找到李壮讨论现在多出的这些税目问题。可是,十里铺盐场龙头王良运大人那边听说也完税了,其他人又能做什么呢?

自从四兄弟堂王大人被抓过一次后,这些年他基本上不再组织盐商聚会了。估计他也算看明白了,你再有钱有势也不可能对抗得了一心算计你的朝廷。其他几家盐场龙头一看王大人都偃旗息鼓了,他们当然也不愿意当出头鸟了。就像李壮所想的一样,不是还有点利润吗?就这样算了,苟且经营着吧。如果真正对抗衙门,说不定就会本钱都要打倒!就跟李壮友堂盐场前东家兰世芳一样,被抄家都有可能!毕竟在前些年,哪个盐场没有私盐买卖呢?衙门惹急了要整你,材料、证据不要太好找!

十里铺盐场东主们胆子都变小了,不要说他们大部分商号都有把柄在衙门手里,就是没有把柄,就整你了你又怎么样呢?估计那些变着法儿增加税目的官老爷就是看到了十里铺盐商的这一种心态,增加起税目来简直就是随心所欲了。

算了,李壮不想再花精力在盐场上了,就让王三友王掌柜去折腾吧,这两天李壮有比较重要的事情要做。

李壮给了三千两定金后,马福音就回了法兰西帝国。大半年过去了,今天他终于带着船队回到了十里铺。要说这一路马福音也是够辛苦的,先是坐海运蒸汽轮船,然后在上海又要转到铁壳船上,到了江阳府又要把东西转到十里铺的歪脑壳木船上。

十几条歪脑壳木船把货物送到富安河十里铺码头,李壮友堂的一长串马车已经准备好了。大致检查后,付完余款,一百多个大木箱,李壮直接运到了大王山民团军营。他不准备把自家装备米涅步枪的事情搞得人尽皆知,他也请马福音不要泄露他买枪的消息。

李壮在大王山民团军营操场也饶有兴趣的开了几枪。要说这米涅步枪还真不错,比鸟枪好了不知道多少倍,有效射程居然达到了上百丈。而且这个枪填装弹药也很方便,就是把定装弹捅到底就行了。但李壮也发现了两个巨大问题,一个就是枪管用二十次左右就要更换,第二个就是米涅弹用完了怎么办?

算了,不去想了,他倒是希望自家马帮队永远都用不上这些枪才好。不过他还是让马帮队里做过铁匠的几个人好好研究一下枪管和弹药,万一他们有办法仿造呢?

这段时间十里铺陆续来了不少流民。根据在十里铺巡逻的马帮队员报告,这些流民大多是前两年嘉陵江、沱江和长江沿线的受灾百姓。李壮让朱小山把流民涌入的情况向防守大营和府、县、分县衙门都做了上报,并让巡逻的兄弟密切注意,防止发生偷盗、斗殴事件。

原来这些受灾百姓之所以成为流民,是因为他们在灾害过后,自救过程中借贷了银两。结果两年过去了,他们才发现借贷的银子根本就还不起了。最后他们只好把田地、房屋抵债了。想去做佃户、长工吧,结果当地那些地主乡绅们家早已经人满为患,不再招佃户、长工了。最后没办法,一大批人只好做了流民。有些人听说了十里铺的富庶,这不就结伴流落至此了吗。

要说呢,李壮是可以再招一批长工的,就光是大王山军营寨子里种田开荒也能安置四五百人,但李壮还需要再观察一下这些人才行。李壮安排秘室在批发市场大门处开了一个大粥铺,这些流民只要能提供过所、路引或者说清籍贯,就能登记领粥,然后暂住在批发市场的几个仓里。李壮让小秘们给他们安排了做一些简单竹编的活计。

过了几天,看这些人大部分很老实的按照指示做了些竹编,也在指定位置洗漱清洁。秘们就开始在守规矩的青壮年人里面询问是否愿意做长工,结果一下子就有三百来人想要签订契约,最后大王山就多了男女老少六百多人。

而那些无故不愿意做事的流民,秘们也没有客气,直接唤来团丁把他们往富安县城方向驱赶出十里铺去。对这种只想乞讨不愿做事的人,十里铺不欢迎,去别的地方乞讨吧。

大王山军营是按照民团满编千人修建的营房,平时只有两百人常驻,所以六百多人临时住一下没什么问题。这些人住下后,朱小河就安排松林村建筑队的人带着流民中的青壮开始先给他们自己修建房屋。五到十二岁的适龄儿童则是全部送到了松林村小学堂念。

李壮计划是要把军营和流民的住宅区分割开来的。房屋建好后,流民们就要把大王山这个山坳里面的山坡地全部开垦出来,争取两年内大王山顶这个寨子总共能开出一千五百亩水旱地,并且还要建一批蓄水池和沟渠。

大王山的土地开垦和流民房屋建设进展很快。因为这批经过筛选的流民都是破产的农民和城镇手工业人员,是真心实意想凭劳动力养活家人的,因此不管是开垦土地还是给自己修建房屋都是很卖力的。他们很羡慕松林村的佃户、长工们家家有好房子住,人人有好衣服穿。而且松林村不管佃户长工都是一日吃三餐,还不是那种用米糠、红苕、包谷凑数的饭食,几乎天天都是正经大米饭和炒菜,很多人家还天天都有荤菜。

这段时间干活虽然都是吃的大锅饭,但东家给他们准备的饭菜几乎天天中午、晚上两餐都有荤腥,虽然都是些边角料,但那也是肉啊。早饭吃得也很好,浓稠的稀饭和雪白的馒头,还配有各种小咸菜。这可是比他们原来没破产的时候自家吃得都要好得多。

东家还给他们发衣裳,虽说不是全新的,但都是结实的好布料。衣裳上面印着的李壮友堂听说就是东家的产业。家里干不了活的老人小孩东家也给发了衣裳,听说是两个小学堂的先生学生们捐的,虽说不是新的,但几乎都没有补丁,这比自己带着的最好的衣裳还要好。

东家还让他们家里的五岁到十二岁的不管男娃女娃小孩子都去小学堂上学,还不收束修,这也比他们原来还没破产时不知道好了多少倍。想想那些不愿意跟东家签订长工契约做事,只想继续乞讨度日的同乡,他们还真是没有福气。不知道那些人知道自己这群人现在的日子,他们会不会后悔得肠子都断了。还真是活该,都当了流民了还死懒,真是只配继续当叫花子,就是可怜了那些娃娃。

不过东家也有一点不好,就是开头让他们连着泡了三天石灰水,还把他们随身带的铺笼罩被、换洗衣裤都要全部泡石灰水。朱掌柜说是为他们消毒杀菌、预防疾病。这就不说了,东家还要求他们干活的人每过一两天必须要洗澡,不得随地大小便。这大冷天的守这些规矩还真不容易,可是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不过过了一段时间过后,现在三两天不洗澡他们自己也觉得不舒服了,还真是怪事。

到第二年春耕前,大王山的新村子房屋基本上都建好了,流民的事情也算是安置好了。新开的近千亩土地也都撒了草木灰,重新犁过耙过了,马上春耕就可以下种了。这里因为水源并不充足,李壮还是安排种植高粱、黄豆、胡豆、包谷、红苕为主。包谷、红苕其实现在李壮的需求量也很大,野湖和土山村的养猪场、养羊场、鸡鸭鹅养殖场、盐场的养牛场,还有大王山寨子的骡马养殖场都需要包谷和红苕,不光是果实,连叶带杆都需要。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凤逆九霄:殿下,放肆宠" 大隋锦色"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被女友陷害,我开启了宦海生涯" 死遁前向男二倾情表白" 星际重生之修真小白成为种植大师" 独立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