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着后殿中走出的庆帝,刘启神色凝重。 才几天时间没见,父皇好像又老了许多。 最主要的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庆帝的模样非常憔悴,精神状态似乎也不是很好。 “免礼吧。” “这几日朕虽未上朝,但你们的奏折朕都看了,李寿亭。” 闻言,李寿亭赶紧从人群中站了出来。 “臣在。” “朕,见你奏章上说,目下东边的女帝国,时常陈兵于边境,似有进犯之心,望朕早做准备。” “近年来女帝国与我大庆,相来安好,互为通商从未间断,你说的这些,是否有些危言耸听了呢?” 李寿亭躬身行礼。 “陛下,臣之所言,绝非妄自揣测。” “自先帝派兵,夺得鹿城之地后,女帝国就一直对此耿耿于怀。虽时隔多年,却从未有过放弃鹿城之地的想法。” 刘启记得在史中看到过。 鹿城之地,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简单来讲算是一个跟庆国之间的中间枢纽。 以西是匈奴,往南即可到达韩国。 无论女帝国是想要到达韩国,亦或是从匈奴之地,远到其他诸国,都必须要经过鹿城境地。 目下,唐国对帝国虎视眈眈,女帝国要想图谋发展,就必须要拿下韩国,这样才可后顾之忧。 所以,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地方,女帝国一直没想过掠夺,可顾忌于大庆的势力,因此才一直没有动作。 “依臣所见,如今匈奴进犯我大庆,而我大庆目前又态度未曾表露,臣以为,女帝国很有可能与匈奴有约。” “目下就等着我大庆攻打匈奴之际,好趁机对我国发难,又或者是在观望我朝与匈奴之间的动向,若我大庆此役输了,再行进犯我国东境。” 李寿亭话音刚落,杨渊当即跟着附和。 “陛下,老臣也认为,李大人并非妄言。” “现在,其实不仅是女帝国,在关注着我国与匈奴之间的动静,想来其他诸侯各国,也都各怀心思。” “诚然,陛下已表态,要与匈奴之间进行一场对战。赢了还好,若是输了的话,怕是会让他国我大庆的能力有所怀疑。故而一系列的麻烦事,就会接踵而来。” 说到这,庆帝眉头微皱,看起来有些不悦。 “你的意思是,要朕与匈奴,罢兵言和?” 杨渊摇了摇头。 “老臣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有些担忧而已,毕竟关系的,不仅是我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也会牵扯到与其他诸侯各国的往来。” “若李大人猜测不幸言中,届时女帝国所带来的祸患,将要比匈奴更甚。” “故而老臣只是希望,殿下既然要带兵出征匈奴,那就应当更快一些,好让女帝国,以及其他诸国没有太多准备的时间。” 刘启心头一震。 说了这么多,原来目的还是针对本王的。 什么担忧,在你的心里,巴不得本王与匈奴一战,输的一败涂地吧。 到时,所有的麻烦,既都可以推到本王的身上,你好趁机总揽朝政,做一个为庆国解忧的良臣。 真要让你的目的成了,你的威望将更上一层楼,大庆岂有还能治住你的人? “刘启,与匈奴对战的事情,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刘启上前回应。 “父皇,儿臣的新军已经在日夜操练,不日便可成型,不过,父皇让大皇子调拨的军队,还未进行交接,待儿臣接手后,还需做一些战前的准备。” 话音刚落,李寿亭就笑了几声。 “殿下,兵事瞬息万变,岂可说等到一切完备,再行动的。” “虽然此次我大庆占据主动权,可若是在此期间,匈奴再度进犯,我大庆当如何,难道要告诉他们,我们的殿下还没有准备好吗?” 这一刻满堂的朝臣尽皆欢笑,看刘启的眼神,仿若就跟在看笑话一样。 庆帝深吸了一口气。 “刘玄,朕让你交兵一事,你为何还不执行?” 刘玄赶紧回应。 “父皇,儿臣早已经准备好了,在父皇下令之际,便以穿到幽州,待拜月节后,调拨兵马即可赶赴至平庄。” 这时,众人的眼神,都聚在了太子刘启的身上。 仿佛再说。 “看吧,人家的兵马都已经准备好了,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尤其是杨渊,眼中含笑的看着刘启。 你不是想要出兵吗?好啊,给你这个机会,现在连准备的时间都不给,看你如何! 本来时间就紧,现在又因为女帝国的事,被逼着出兵。 只要是皇帝开口同意,刘启就一点退路都没有了。 带着一帮还未训好的新军,加上一帮没有磨合的部队,此役必输!而且肯定是输的彻彻底底。 可就在众人,都以为这便是杨渊的目的时,杨渊却是继续开口。 “陛下,臣只是建议,行与不行,还望陛下定夺。” “现在女帝国虎视眈眈,随时都有可能生变,依臣的想法,不若先探清她们的底细,与之交好后立下盟约。” “在全无后顾之忧下,再行派太子出兵如何?” 老登这计可真毒啊! 如果按照他这样的想法,谁知道什么时候会跟女帝国真正立盟。 等到那时候,再出兵去攻打匈奴,黄花菜都凉了。 而且,在此期间,说不准已经在这帮朝臣的鼓动下,被皇帝剥去了军权,到那时,太子就连最后的依仗都没有了。 庆帝沉思片刻,将目光看向刘启。 众人亦然。 “刘启,朝臣们的话你都听到了,如今庆国形势复杂,依朕之所想,杨大人的提议未尝不可。” “先稳住了女帝国,再行对匈奴出兵。此间你也能有更多的时间熟悉军务。” 庆帝话音刚落,朝臣们就开始窃窃私语。 “是啊,现在出兵,百害而无一利,不如忍住一时,待一切稳定了再说。” “要真是女帝国跟匈奴已经私下串通好了,我大庆岂不是要两面受敌?还是杨大人考虑的周全。” 片刻,几乎所有的臣一起进言。 “陛下,臣觉得杨大人所想甚为妥当,臣等附议!” “臣附议!” 就在庆帝左右思虑之际,刘启却是轻笑一声,大步跨前。 一声高喝,顿时让殿内的气氛,骤然安静下来。 “父皇,儿臣以为,万万不可!”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