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进行信息战的基础。
顾国栋点头,答道:“在考虑过各方面因素后,我认为我们应选择雷达系统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王老和陈老一愣,有些不明白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东西。
顾国栋解释道:“雷达系统是作战体系的‘眼睛’,贯穿整个侦察、预警、武器制导等环节。
提高雷达系统的技术,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我们的国策是国土防御政策,采用雷达的话可以更好的防守我们超长的边境线。”
“首先,我们应加快高性能雷达的研发,特别是高空压低空和对地对海多功能雷达,提高我军的侦察与预警能力。
高性能雷达装备更广泛,信息采集能力更强,这将极大提高我军的态势感知能力。”
“其次,我们应加快雷达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特别是各种抗干扰技术与数据融合技术。
这将提高雷达的生存能力和综合利用能力,为在高技术作战环境下发挥雷达系统作用奠定基础。”
“最后一步,我们要研究雷达系统与其他武器系统的有效连接,实现雷达与飞机、导弹、火炮的有机结合。
这种结合不但能提高雷达的威力,也为我们日后实现真正的一體化联合作战创造条件。
这方面值得高度重视。”
“总之,雷达系统贯穿于作战体系全过程,研究雷达等于研究我军的‘眼睛’。
提高雷达技术,必将产生广泛影响。
我建议集中力量加强高性能雷达与雷达信号处理技术研究,并着眼于雷达系统与其他武器的有机结合,这将极大提升我军的作战能力与态势感知,是值得作为重点方向的技术领域。”
王老和陈老听后,立即同意顾国栋的建议。
“如果研究这些方面的话,需要用到哪些设备和器材呢?”
的确,雷达系统是信息获取与传递的“媒介”,技术的提高将深刻影响我军各项作战能力。
顾国栋点头,开始详细阐述雷达系统研究所需的相关设备与材料。
他说:“要研究雷达系统,首先需要高性能的超高频与微波发射与接收设备,如甚高频电子管、磁控管、凝聚体电子管等,这些是构成雷达的核心设备。”
“其次需要高速信号处理设备,如高速电子计数器、快速傅立叶变换设备等,这些设备是实现雷达高速信号采集、处置与目标识别的基础。”
“然后需要精密的天线与辐射系统,如抛物面天线、 天线等,这些天线可以高效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是雷达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
“此外,还需要大量辅助设备,如高稳定频率源、高压电源、冷却系统、录像和显示设备等。这些设备保证雷达系统的稳定工作与人机交互。”
“在材料方面,需要海量各类元器件如电容、电感、晶体管、变压器、连接器等,这些都是构成雷达电路的基础元件。
而特种材料如铜、铝、钢等则用于制造天线,对地测量雷达需要合金等材料。”
“另外,微波集成电路、印制电路板等也是现代雷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
此外,显示屏、热敏记录仪等也用于人机交互与信息显示。”
“总之,构建一套完整的雷达系统需要大量精密的设备与元器件。
除上述提到的主要设备外,还需要众多次要设备与材料的配合。
只有具备这些设备与材料,我们才有可能开展现代雷达技术的研究工作。所以,这些设备和材料的获取与生产是雷达研究的首要保障。”
王老和陈老听后都觉得眼前一亮,原来构建一套完备的雷达系统需要如此之多的原材料与设备。
这无疑增加了研究工作的难度,但同时也让人对雷达技术的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要开展雷达研究,重点是要保障这些关键设备与物资的供应。
这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与配合。
同时,也必须培养大批熟练掌握这些设备与技术的人才。
只有做好全面配套,我军的雷达研究才可能取得重大突破!
王老和陈老对此心知肚明,他们将迅速着手制定详细计划,全力以赴推进这项工作。
不过接着两人又露出了一个为难的表情。
虽然这个东西很厉害,但是不能形成及时的即战力,需要一些激即战力比较强的装备。
“国栋,这个我们是作为长期来发展,现在有没有可以马上研制出来的东西?”
王老开口问道。
这是进行信息战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