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有一位在加里区开店的老板娘提出要关店。这已经是年内第五家店铺倒闭,是不市区域经营状况离合同目标越来越远。
莫总看情况不妙,准备开始新一轮忽悠计划,召集所有老板娘在办公室里开会,改进了忽悠小球的那一套,后续认真向她们讲解秋装的铺货计划和活动方案。
会后,詹姐私下找小球咨询应对之策:“下午老莫跟我们说,他过几天会帮所有店做活动,还准备印两万张传单。”
“他怎么突然要做这个?”
“加里区那家的业绩已经‘抱蛋’两周,老板娘跟我抱怨很久了,越来越火大,终于忍不住,说准备不干了。”
“像她这样明着说不干其实是好事,心底里还是希望老莫能做好。那些偷偷联系好,然后一声不吭突然转手不干的,才是真的绝望。”小球暗指悄悄找了两个下家的瑞姐。
詹姐有点儿被打击到,但还是继续谈“做活动”的话题:“考虑到人手问题,他私底下跟我和瑞姐说要把我们旗下的店先做试点。”
“他会这么好心地帮妳们做活动?他的原话是怎么说的?”小球很清楚这两个人在莫总的黑名单上。
“[图片]”
“有没有注意到那句话‘你们的店铺先试点,如果好,我们可以借鉴’?乍一看没什么问题,好像他要先帮你们做活动,但细思极恐:他知道,你们知道‘你们是他的黑名单,不会找他帮忙做活动’,就算去找了,他肯定和以前一样一拖再拖,借机对你们打击报复,所以他才假装宽宏大量地说‘你们先试点’。注意这里面的另一句话,意思是说:他不会帮你们,你们要‘自主’做活动。比如你刚才说的传单,肯定是你们自己去印去发。如果你们做得好,他再花钱找人印、让其他店学,如果做砸了,就当是排除掉错误方案。”在揭露阴谋方面,小球特别有天赋和热情。
詹姐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他还说做活动需要很多货,你那边会安排调拨。”
“我确实会列个表格给各个门店,但具体调出去哪些,还是看你们自己的操作。”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就是:到时候其他门店肯定不会调好货给你,你也聪明点儿,给自己留一手。
“即使她们不调也没关系,据说新款断货了,这次主要是上旧款。”
小球才发现莫总已经把第二步计划升级了:“旧款都是以前退回总部仓的货,数量会比今年的新货多一些,但是尺码肯定不齐。”
“没关系,现在多几款就多几分做单的希望。”后来,詹姐确实按照对方的暗示操作,只把自己店里滞销或零散码的款式调给其他门店,其他门店当然也是一样的做法。
虽然莫总已经叫欢姐通知下去,她旗下的门店尽量不要给其他门店发货,以防等到他们做活动的时候没货从其他门店调来。
但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总部发的旧款卖得更好,让先做活动的门店占尽了优势,等到其他门店要做活动的时候,只剩下一堆极端仓底货,款式糟糕、码数更不齐。
更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即使卖得最好的门店,也不过只做了两万的业绩,杯水车薪,活动过后,所有门店都经历了两三周比活动前更严重的业绩长期抱蛋。
从理论上来说,包括网销大节日在内的所有的促销活动的本质都是把消费时间集中在活动期间,这样并不会提高全社会的消费水平。因为支出是取决于收入的,人们多买了这个就少买了那个、今天多买了明天就少买。
这些门店投资人的化水平毕竟较低,和那些为网销大节日的荣耀而欢呼的愚者没差,他们认为活动过后会产生品牌效应,带来新的消费,结果并没有,因为消费者会认为事后买就是亏了。
现状已经很明显地告诉所有人:该品牌的根源问题真的是无可救药的产品问题,连做市场调研的必要都没有,所有老板娘都可以非常轻易地得出这个结论。
对于在这场活动中受害最大的欢姐来说,该品牌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并不重要,当下最重要的是必须找个人出这口恶气,合理化自身的失败。之前瑞姐差点儿被打的事情已经被小球通过詹姐这条暗线传开了,欢姐以防万一老莫当场做出过激的举动,叫她的丈夫郭哥帮忙去办公室讨个说法。
郭哥体型魁梧、声音洪亮,还没踏进房门就大喊:“老莫!事情紧急!我就开门见山地说啦!这次我家的店铺真的是损失惨重啊!”
“别急,你先坐,喝杯茶,慢慢说。”老莫又是从办公椅上安稳地站起来,走到茶几里侧的沙发坐下,但面对一个怒气冲天的250斤纹身大块头,他的内心虚弱不安。要不是因为他们当年是同一个帮派里的小混混,恐怕身体会战战兢兢地颤抖。
郭哥的屁股还没碰到旁边的沙发上,也没等对方递茶给他,就迫不及待地抱怨:“现在我五家店,每天光房租和人工就损失三四千,再这样下去,年轻时候赚的老本都要被掏空了!”
老莫知道这个数据是夸大的,也知道那么厚的老本再过五年也掏不空,虚构就意味着对方不是来解决问题的,而是来发泄的。既然如此,他心生一计,迅速有了对策:“这几天,我也在想这个问题。”他故意停顿了一下,吊胃口的同时也提高可信度,才摇了摇头说:“哎~小球这个人,啧,不行。”
“小球?可听我老婆说他做得还可以啊。”
莫总继续把责任一股脑儿全部推卸到背锅侠身上:“不行,真的不行。这次你家的活动做得这么失败,问题就出在‘货’上!一大堆滞销款、一大堆断码,数据做得乱七八糟!幸好你拉铎区那两家店有我参与喊麦,亲眼看到了那些货,否则根本不相信这是真的。货品数据是谁做的?就是他做的呀!”
“这么一说,是哦,我也觉得那些货怎么摆起来难看死了。”郭哥平时在家负责接送女儿上学放学,从未亲临过现场,只是看过员工发在群里的照片,便信以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