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小说网

第六章 老高的烦恼

高启功最近有点上火。

老高的上火可不像李华勇的中暑一样,是鹏城的天气原因。最近好几件烦心事,让高记有点急火攻心。

从内部渠道传来消息,国家正在酝酿一项改革,就是所谓的“政企分开”,在企业中将施行什么厂长(经理)负责制。而且像“华夏建总”这种单位当其冲,将是批进行改革试点的企业。

对于这种改革,作为政工干部出身的高启功内心十分不以为然,尽管在平时的大会小会中,他的表态比谁都积极。

“什么意思?这以后有些东西,就不是听党的了。。。”

这是老高的第一件烦心事。

当然如果仅仅只有这点事的话,那还不足以让高启功上火。在老高看是,无论是记统管全局也好,还是什么厂长(经理)负责制也好,无非是让一把手换个名头而已。

自己早就从老领导那里得到承诺:只要这个项目进展顺利,那么等这项改革制度一旦铺开,自己无非由“高记”变成“高经理”,甚至是变成“高记兼高经理”。总而言之一句话,老高认为无论怎么改革,自己的实权和地位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可真正要命的就是这个前提了,正是因为这个项目进展一点都不顺利,这才让高启功急火攻心。

老高把目光投向窗外,看着这个略显冷清和凌乱的工地,老高在心里叹一口气。

遥想2年以前,自己刚来到这个项目担任一把手的时候,自己是何等的意气风,何等踌躇满志。这可是全国第一高楼啊!有多少建筑人能有幸碰到这种项目,更何况是担任这种项目的一把手。只要这个项目顺利完成,那么毫无疑问,这将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自己的仕途将一片光明。

虽然当初任命自己当这个项目一把手的时候,总公司有很多反对声音,他们的理由是自己是政工干部出身,不具备这种大型项目的管理能力。

老实说对于这种说法,高启功内心十分不以为然。这不就是盖房子吗?再高的楼还不就是盖房子?这又不是什么高科技。他们凭什么说自己不具备管理能力?

自己又不是第一次干工程,几十年下来,自己参与建设或者参与管理的项目不胜烦举,他们凭什么就认为自己无法管好这个项目?

最后还是老领导力挺,压制住各种反对声音,才让自己顺顺当当上任。

想起老领导,高启功背心有点凉。一个多月以前,老领导风尘仆仆来到工地视察,巡视一圈后丢下这样一句评价;

打乱仗!

这句话别人听了也许没什么,但高启功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

老高非常了解自己的老领导,老领导是军人出身,“打乱仗”这种话出自他之口,那就说明他动了真怒,已经是非常严重的批评了。老领导平时经常说的一句话:如果在战争年代,打乱仗是要死人的。

现在是和平年代,和平年代“打乱仗”又会有什么后果呢。。。

高启功不敢继续想下去。

因此现在的高启功火急火燎,现在的高记心力憔悴。

在身心疲惫之余,老高心里又觉得有点委屈。不管别人怎么看待自己,但老高自己觉得自己是一个合格的一把手。自从来到鹏城以后,自己全心全意扑在工作上,这都已经快两年时间了,自己除了开会,回家的次数都屈指可数,连续两年春节自己都是在工地度过。不仅如此,自己在生活上也从来不搞什么特殊化。本来按照自己的级别,自己完全可以吃得更好,住的更好。可是为了这个项目,为了和底下人打成一片,自己吃喝拉撒睡全都是在工地。同时自己也知道自己是政工干部出身,对业务不是那么精通,因此在平时的时候,自己对手下的管理人员态度都非常和蔼,也非常注意聆听他们的意见。。。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个项目的进度怎么都搞不上去。不管自己怎么努力,工地的状况都没有任何改观,甚至还换来老领导一句“打乱仗”评价。

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涌上高启功心头。

“高记,您找我?”

“小李来了。。。”

看到应招而来的李明达,高启功马上换了一副神态,他摆出一副最亲热,最和蔼可亲的神态招呼来到自己办公室的李明达。

这并不是高启功虚伪,老高一直很看好面前这个年轻的工长。他觉得李明达为人机灵,做事靠谱,更重要的是这个人十分听话。对于自己的指令,手底下其他人多多少少中会有点阳奉阴违,唯独这个李明达,对于自己的指令从来都是不折不扣的执行。

要说老高虽然业务水平不怎么滴,但作为一名官场老油条,他这点眼光还是有的。正是因为如此,老高一直把李明达当成自己的嫡系来培养。要不然的话,高启功也不会给李明达那么大一个人情,让他回自己家乡招那么多工人。

要知道,这可是很多个技校指标。

在这个年代,在“华夏建总”这种央企,一个技校指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个非常宝贵的机会,意味着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年轻人,人生的轨迹从此生改变。

技校是培养工人的场所没错,但建筑企业的技校,又和其他技校有所不同。

在这个年代,流行着“以工代干”这种说法。意思是某人以工人的身份,干的却是“干部”的活,这就叫做“以工代干”。

在建筑企业中当然也非常流行“以工代干”,不过建筑企业中的“以工代干”和其他行业不同。

在其他厂矿或者其他行业,某人也许一直在干“干部”的话,但他想摆脱自己的工人身份却千难万难。你在某企业中,你看到某位老同志从事某项管理工作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那你总以为这位老同志应该是个“干部”吧,但是你一查他的档案,却现他依然还只是个工人。

这样的事情,在这个年代司空见惯。

但是在建筑行业就不同,建筑行业虽然也有“以工代干”,但建筑行业最大的好处,就是你干着干着,你很容易就由工人直接晋升为“干部”。

就拿李明达为例,他刚进公司的时候也只是个工人,当他干上几年,又经过技校培训,等他当上工长以后,他就不是“以工代干”了,而是正儿八经管理人员身份。

这不是什么潜规则,而是由建筑业的特点决定,特别是像这种施工企业。在建筑整条产业链中,施工单位的地位是比较低下的。尤其是在这个年代,别说是大学生了,如果有选择的话,中专生都不愿意选择施工企业。

管理人员稀缺,怎么办?那当然只能自己培养,而最主要的培养基地,那当然是自己办的技校。

因此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你听到某某大型央企中的某经理是木工出身,某某总经又是技校出身。不用奇怪,这在这个年代非常正常。

“小李啊,来来,坐。。。”

高启功和蔼可亲的招呼李明达坐下,和蔼可亲的递上一根烟。不过他谈的事情,却一点不让李明达觉得和蔼可亲。

“。。。2个月,最多3个月,我保证让你把乡亲们重新召回工地。。。”

2分钟后,李明达苦着脸离开高启功的办公室。

这个时候的他,完全不知道怎么向根叔他们交代。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怎么办?我歌曲都被国家队征用了" 离婚后靳少天天哄娃" 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至尊重生之都市修仙" 清悟宋时光" 盛世商田:娘子很彪悍" SD · 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