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略略扫了一眼,便被四周各色的灯笼样式吸引了注意力。
“我们这里是百年老店,绝不欺客。我们这里的灯笼款式最多,而且齐全,喜欢哪种都可以取下来看看。”店伙计热络地推销道:“若姑娘瞧不上这些,自己有喜欢的样式,还可以定做。”
映葭耐心地听店伙计讲完了这么一大通话,才把手里的小包袱提起来,对他道:“这个灯笼是你们店的吧。”
店伙计一瞧,包袱里头的灯笼款式是最古朴的六角宫灯式样。
“这可是老款式了。”店伙计将她引到柜台前,对掌柜道:“掌柜的,这里有位姑娘来修灯笼。”
那掌柜将包袱取过来一瞧,不由瞪大了眼。
一灯坊的灯笼有几种落款方式。
越便宜的,落款越明显。
越昂贵的,落款越是在不易瞧见的地方。
在灯笼杆衔接的位置,寻一处不显眼的位置来落款,则是每年元宵节时,由店里最好的灯笼师傅做的。
每年只有一盏,正月十三便挂出来,价高者得。
旁边的店伙计瞧不出端倪,可掌柜的却知道,这灯笼不仅有来历,有年头,而且内藏玄机。
灯笼六面中有两面题诗,四面分别绘着池塘、荷叶、鲤鱼和飘摇的雨丝。里面点上火烛,灯亮起来时,便可见斜角的画彼此交叠,形成一幅雨中鱼戏荷塘的图画。
最玄妙的,是灯笼上每一面的画,看似一层,实则由两层薄纱制成。灯笼顶上有一处开关,打开后,两层纱上画彼此交叠,形成类似走马灯的效果。雨中鱼戏荷塘的画面,自然愈发生动灵巧,活似真的一般。
“这……”掌柜的细看了一阵,道:“姑娘,这灯笼怕是我曾祖奶奶时候的了,现下……”
映葭问道:“修不了?”
“修、修得了。”那掌柜回答得小心翼翼。眼前的姑娘虽然没有带着婢子,但衣着不凡,气质卓然,一出手拿的又是一个上了年头的绝版古董灯笼,指不定是出身哪家富贵门庭,可不能轻易得罪了。搞不好,这灯笼还是人家的传家宝。
掌柜迟疑了一下,老老实实道:“修应该是修得了,只是今儿上元节,我们只卖灯笼,修灯笼嘛……”他为难道:“会修这灯笼的师傅回家休息了,要修这灯笼怕是要等两日。”
映葭听了,正犹豫时,听得掌柜道:“姑娘要信得过我们,只管将灯笼留在这里,我们给您开个条子,到时你凭着条子回来取灯笼就是。到时,保管给您修好了。”
“只是……”掌柜道:“姑娘今夜怕是就得换个别的灯笼提出去玩了。”
映葭只想着来修灯笼,却没有想到要用。
她扭头看了一眼,灯笼铺里人来人往,每人手上几乎都提着一个灯笼。再往外看去,隐约可以看见,外面也是一片灯海。
“姑娘要不在我们这里瞧瞧,挑一盏喜欢的先用着?”一旁的店伙计趁机推销道。
掌柜的爽快道:“价格给姑娘优惠一点,老客户了,算是我们一点心意。”
一边说着,便引映葭往旁边的灯架上去。
与此同时,一袭青衫淡然踏入灯笼铺。
一个店伙计迎上去:“公子,挑灯笼吗?”
青衫人点了点头,随意往灯笼架上一瞥,视线却越过一盏盏样式奇特的灯笼,落在另一排五颜六色的灯笼架背后,正仰头端详着架上灯笼的映葭身上。
“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