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小说网

第十一章 洛村急信

研究出配方之后,洛长生并没有第一时间上手炼制,而是把配方进行微调,并熟悉炼制的流程和节奏。

经过用低品阶材料多次尝试练习之后,洛长生才开始了供自身使用的符器炼制。

他使用的是一块上品的金属性龟妖壳,结合两块纯度较高的玄金石,炼制成了上品符器质地的玄龟盾胚胎,在此基础上在玄龟盾的内外纹制了两个低级符印-延迟。

低级符印-延迟不与玄龟盾的符印相连,同时用灵力包裹整块盾牌,形成三道白虎灵纹后,炼制成一块金属性的有着绝品符器威力的上品符盾。

不同于原版的玄龟盾的蓝黑色,这块盾牌整体呈暗黄色,缝隙间有金色流转,每一块龟甲之间的间隙消失,形成一个光滑蹭亮的圆盾,摸上去似乎感受不到摩擦力。

运转法器时,因为颜色的原因,看上去更像一块金属的盾牌,盾牌受到攻击时,会有虎啸声响起。

洛长生测试了下,如果用数据来界定属性,这块盾牌已经达到了卸力+10,护罩+的效果,运转起来可以直接减少一把极品制式符剑攻击造成的伤害。

玄龟盾卸力超过上限时,也不会直接被打爆,而是把卸不了的力直接化为震荡之力,传递给洛长生。

虽然会使洛长生受到内伤,但却可以避免锐器造成的伤害。

同时只要不同被击中,把玄龟盾打爆了,运转期间玄龟盾卸力效果就可以一直持续。

白虎灵纹会在承受一波攻击后延迟一息进行反噬。把敌人攻击和反噬的时间完美岔开,避免超过玄龟盾卸力的上限。

洛长生非常满意这块玄龟盾,像是盘核桃一样把玩了一阵子,起名为玄金盾。

随着玄金盾炼制完成后,洛长生也收到了记载着水疗术和叠浪击的一次性的玉简,本来想立即修炼,但却被洛长安的一道紧急传音打乱了节奏!

洛家村传来急信,洛家村一队巡逻队失踪,而村子里的巡逻队队长洛阿大也在失踪之列。

对于洛家村,其实洛长生也是有感情的。

洛长生三人虽然在洛家村的日子并不好过,但并不是邻里之间的排挤,而是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只能保证自家的温饱。

凡人唯一能翻身的机会只有两条,一是家里面出现了有灵根资质的孩子,成为修真者,方为人上人。

二是从小学习字,读通过武陵城设置的官吏考试,成为官吏,协助白帝阁管理凡人。

在洛长生父母去世后,他们也没受到邻里间的欺负,大家时不时的还会照顾一下。虽然人在屋檐下,但冷暖还是自知的。

但是即使这样,他也不会着急去救援。

因为在白帝阁境内,自然有一套规章制度。

村子交了重税,自然受到白帝阁的庇护,遇到危机之时,白帝阁也会派弟子来解决。

不过,村子巡逻队长洛阿大的失踪,让洛长生不得不动身了,因为洛阿大正是他大姐的丈夫!

洛长生的大姐就叫洛阿姐,在这个近似古代的社会里,如果没有成为修士或者成为有官身的人。男女的名字会非常简单,就像杜老二,洛阿大这样的。

只有到了成为修士之后或者被武陵城聘为官吏协助白帝阁负责凡人管理,有的人才会取个正式的名字。洛长生原来的名字就叫做洛阿狗。

女性到了夫家一般会称呼夫家的姓氏加本家姓氏。

而阿姐原本的名字就叫洛阿姐,因为出了五服,嫁到了洛家村村长家。

因为是同姓,一般称呼她洛氏,也是因为其为洛家村村长长子的儿媳,村子里默认洛氏就是称呼她。

洛家村位于东石谷和武陵城中间的境内。

属于武陵城和东石古共同管辖的范围内,按道理说应该是最安全的地方。

即使西北方向毗邻禾山,但仅白帝阁弟子的警戒线都快顶到禾山脚下了,如果这还被渗透了,那白帝城的驻守弟子可能就出了大问题。

正是有着这种清晰的认识,洛长生在驿站直接租了一辆极品符车赶路,路上都没任何停歇,直接赶到洛家村中。

此时的洛家村处于高度警戒状态。驻村的三名炼气初期修士都在巡视。

其中一人属于洛长生的叔伯辈,看到洛长生赶来,当即把洛长生迎了进去。

一行人把洛长生直接迎进了村长家里,而洛长生却不管其他,先去和阿姐见了面。

洛长生已经有好几年没有看到阿姐了,上次看到的时候还是在年前过年回村的时候。那时候感觉阿姐音容面貌没有变化,仍然是年轻的漂亮的。

如今看时,却发现阿姐显然是刚刚哭过,面上的愁容怎么也掩饰不了,发丝中已经夹杂着几根白丝了。

恍然间才发现,岁月真的是催人老。

“小弟!”

阿姐的声音把洛长生,从思绪中唤醒,看着阿姐的眼神,洛长生加快了脚步,直接迎了上去。

姐弟俩没有说什么,但几年未见的陌生感突然间就消失了,阿姐的眼睛又湿润了起来。

“阿姐,别哭了,小弟我来就是解决问题的”看到阿姐的泪水,洛长生连忙安慰,找话题转移她的注意。

“阿姐,你目前需要做的就是控制好心态,和村长一起把当时现场的情况描述给我,现在最主要的还是找到姐夫。”

“长生说得对”就在这时,一个苍老而有力的声音响起。

“洛氏,你先去沏杯茶来,长生随我到房去”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从收购开始的文娱" 田园仙途" 我的老婆是千年女鬼" 酒厂倒闭再回家" 双面公主的幸福之源" 哈利波特与黑魔王之子" 宗门破产后,大师姐决定卖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