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胡同是我幼儿园和小学每天上学回家的必经之路。
中国的胡同,弄堂,窄街,巷子,叫得上名的都必定有些故事。
而这些故事也承载了一代代人的回忆。
胡同口的槐树下,老人们下棋又喝茶,夏天知了叫得响,正是明媚好时光。
我的那些个小伙伴很多都住在猫眼儿胡同。
大孩子们“掏裆”骑着大梁横,一群人横冲直闯。
后面那几个骑得优雅些的,后座一般都坐着姑娘。
小孩们虽人人脖上都挂着自家钥匙,但放学从不直接回家,总要跑到胡同里玩一阵。
斗蝈蝈的斗蝈蝈,弹弹珠的弹弹珠。
女孩踢毽跳皮筋砍包儿,男孩摘石榴打枣无恶不作。
整个胡同仿佛就是一个大院子。
北冰洋,山楂罐头、糖瓜,袋儿淋,酸梅汤,这些儿时的滋味也一气涌上心头。
而我现在最惦记的,是胡同口那个秃老头炒的栗子。
整条街的糖炒板栗就数他炒的最香,放学我爸总会给我买半斤。
过了这么久,也不知道还在不在。
冰冷的提示音响起,导航提示:“前方直行五十米,然后右转。”
“猫眼儿胡同长又长,
千只万只
里面藏
一猫病了
二猫瞧
三猫买药
四猫熬
五猫死了
六猫抬
七猫挖坑
八猫埋
九猫坐在地上哭起来
十猫问它为什么哭
九猫说
十猫一去不会来
眼儿眼儿长身上
猫儿猫儿一起来。”
我哼唱着那首熟悉的童谣,心中十分亲切。
“右转,进入猫眼儿胡同,然后直行55米”
我向右一拐。
心里黯淡下来。
槐树,爬山虎,大院全没了。
眼前一切触目惊心
乱石倒砖遍地都是……
左右的院子被拆的七零八落,合着乱石碎瓦,勉强围出条道来。
窗沿衔着半拉窗户,另一半不知所踪。
一扇门孤零零伫在那儿,锁着一间不存在的大宅。
再往前走,情形稍好些。
可以看得出这一片还没动工。
不过地上也一样脏乱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