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几乎已分配完毕,它所剩下的地区也正在被瓜分,被征服,被拓居,想一想你夜晚在空中所看到的那些星球吧,想想那些我们永远无法到达的远大的世界吧!我常常这样想,如果可能的话,我将吞并这些星球。看到它们这样清楚而又那么遥远,真使我感到悲伤。”
——塞西尔-罗得斯,1889年
十九世纪末。如果翻开那时的世界地图,人们会发现,从冰封荒芜的加拿大海岸到炎热富饶的印度次大陆,从广袤无垠的澳大利亚大陆到大西洋中只有几块礁岩的弹丸小岛,全世界有将近百分之三十的土地标着猩红的颜色。在这些土地上,蓝白红三色的米字旗高高飘扬,向全世界炫耀着登峰造极的“日不落帝国”那不可一世的傲慢、自负和辉煌。
十九世纪下半叶是世界近代史上一个风云动荡的年代,在188年欧洲革命浪潮前后,随着比利时的独立、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欧洲的工业革命和社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无数的工厂、矿井、铁路出现在西欧和南欧那些恬静的乡村田园风景中,如林的烟囱不断地在鲁尔河、波河、马斯河两岸竖立起来。这些新兴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一则出于觉醒的所谓“民族意识”,更多的则是迫于经济上的压力,面临着它们的英法前辈所曾面临的同样问题——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就需要进行最大程度的剥夺,而在十九世纪欧洲众多革命浪潮的前车之鉴下,它们知道对国内的过度剥夺很可能会导致改朝换代,所以只能把目光转向海外。所以需要在海外征服最富饶的原料供应地,获得最廉价的劳动力,取得最大的商品利润,以及最大的市场资源。
为了征服殖民地,如本段开头引言所说,当时英帝国对外扩张政策的象征、征服非洲殖民地的先锋人物——塞西尔·罗得斯竟然想到了去征服其它星球。瓜分别的星球当然不现实,不过有一个蛮荒而富饶的大陆就摆在他的眼前。在当时最后一片未完全开发的处女大陆——非洲,那里有无法形容的原料宝藏,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为了在非洲争夺更多的殖民地、更多的原料、更多的市场,新兴的和老牌的欧洲列强们上演了一幕幕竞争、角逐、勾心斗角、纵横捭阖的好戏。为了在瓜分非洲的竞争中给自己攫取最大的利益,两个新的欧洲殖民国家——比利时和德国出现在非洲舞台上,向英法发出了挑战。早在1861年,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就写道:“……海洋冲刷着我们的海岸,世界展现在我们眼前。汽船和电力缩短了距离。地球表面一切未占用的土地(大多数在非洲),能够成为我们行动和成功的地域……。”在188年的柏林会议之后,比利时国王名正言顺地把自己的旗帜插在了盛产矿物、宝石、木材的刚果河流域。另外一方面,在普法战争之后,德国宰相俾斯麦对法国迅速恢复的能力感到惊叹不已,懊悔不曾“将法国的血液吮吸尽净。”为了转移高卢雄鸡复仇的目光,老谋深算的俾斯麦一直在怂恿法国人把征服的目标转向海外,而德国自己则慢慢消化阿尔萨斯和洛林。但是在1890年俾斯麦下台之后,德国的国策发生了变化。心情多变、性格反复无常的德皇威廉二世对当时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既妒忌又钦慕。他决定,德国应该,而且必须,在海外也拥有自己的广大利益范围。在当时欧洲的其他列强中,俄国的扩张兴趣在远东和土耳其,奥匈帝国的扩张兴趣在巴尔干。除此以外,其余的欧洲老牌帝国如葡萄牙、西班牙,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如意大利,都在非洲跃跃欲试,惦记着在瓜分非洲的盛宴中分得自己的一盘羹。这种虎狼之宴,当然少不了大英帝国的出席。
为了便于殖民地的管理和防卫,各个殖民帝国都想把自己在非洲的小块殖民地连成一片。在19世纪末制订了从塞内加尔经过苏丹(今西非的马里、尼日尔等国)到索马里的“2s计划。”德国人则制订了从喀麦隆到西南非洲再到坦噶尼喀、并且联合南非布尔人国家的“条顿非洲计划。”在这样的形势下,为了打破德国人的如意算盘,阻止葡萄牙人把安哥拉和莫桑比克殖民地连成一片的企图,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勋爵(rrtatgase-eil,arefsalisr首度提出了“英国人要从开普到开罗”的口号,即英国对非洲的扩张蓝图:从开普到开罗,将英国在埃及、东非、南非的殖民地打通,连成一片。这就是有名的“2计划。”同时控制了开罗和开普,大英帝国从本土延伸到印度和澳大利亚的战略链条就有了双重的保障。由于大英帝国的领土在地图上用红色表示,所以当时那些乐观的英国人描述这个光明的前景时说,“从开罗到开普,整个非洲大陆的东部都将用红色标注。”
英、法、德等国各自在非洲的殖民计划
英国的海军和陆军摩拳擦掌,决心控制2计划的全部必经之地。但是,在当时的非洲地图上,这个红色的链条从开普出发向北蜿蜒而行不久,便被拦在了荒凉不毛的南非高原上。挡住英国人“非洲山河一片红”美妙计划的,是两个小小的白人共和国,其国旗中象征荷兰奥兰治家族的橙色条纹表明了他们的祖先是荷兰人。这就是荷兰移民建立的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
塞西尔·约翰·罗得斯,eiljhnrhdes,1853-1902。英国人。金融家,投资家,政治家。教区牧师的儿子,年轻时因患肺结核而移居南非其兄弟的农场疗养。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南非的钻石开采浪潮中,他依靠出租为矿井抽水的蒸汽泵起家,后经营金伯利地区唯一的冷饮生意而迅速致富。1880年,罗得斯以20万英镑资本创办了德比尔斯矿业公司,大肆低价收购小型破产矿山的土地和设备。1888年,他在伦敦的罗思柴尔德财团支持下,合并另一家最大的金伯利中央矿业公司,成立德比尔斯统一矿业公司,垄断了整个南非的金刚石生产,控制着世界钻石产量的90,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垄断组织之一,同时也把矿业组织成当时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工业体系。他本人也成为富可敌国的富翁。(这就是“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故事)
罗得斯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但是他更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幻想家,金钱不过是有助于实现其所谓“神谕天命”的手段。对于罗得斯来说,上帝借他之手来实现的这个“天命”,就是日耳曼族——更确切地说是盎格鲁-撒克逊族的扩张,天意命定要英国国旗在全世界到处飘扬。罗得斯还在188年成立英国南非公司,征服非洲中南部地区,建立了罗得西亚(今赞比亚和津巴布韦)殖民地。他还曾担任开普殖民地总理。罗德斯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推动不列颠帝国的扩张,在其18年的政治遗嘱中写道:“要建立一个联邦帝国,将整个非洲、荷兰、两河流域、南美洲、马来群岛、中国和日本沿海地区都包括进来……可能的话,再将美国重新纳入……这个联邦如此广阔而强大,乃至世界今后不会爆发战争。”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还在牛津大学设立了着名的罗得斯奖学金,向美国学生提供到牛津大学留学的机会。在这些未来的美国社会精英中培养亲英势力,以便最终为大英帝国“收复”美国。